順豐2018年營收909億,開拓快運等新業務致營業成本增三成

 貨物運輸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|    2019-03-19 06:39

2018年度,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909.43億元,增幅達27.60%;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5.56億元,同比上年下降4.57%;

2018年實現快遞件量達到38.69億票,同比增長26.77%,占全國快遞行業市場份額7.63%,同比2017年上升1個百分點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受益于春節前業務高峰帶來票件量的增長及單票收入的上升(24.85元),2019年1月順豐單月營收首度突破百億。

順豐2018年報主要財務指標

南都記者梳理歷年財務數據注意到,在韻達、申通、中通等“通達系”快遞企業2018年營收、凈利潤均實現了同比雙位數增速的同期,順豐的凈利潤增速近兩年來出現同比下降,2018年第三季度,該指標降幅曾達到54.84%。

對此,順豐方面表示——

2018年除了增長的運輸、人工成本,以及加大對快運、醫藥冷鏈、同城、國際四大新業務的開拓性投入,加上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,營業成本同比增幅(31.17%)略高于營收同比增幅。

“但均為基于公司長遠戰略和員工長期發展考慮的戰略性、前瞻性投入,有利于公司保持長期穩定、健康的利潤水平?!?/p>

快運、冷鏈等新業務增速,將成立同城公司獨立運作

在經過2017年快遞行業整合期之后,快遞行業整體增速有放緩,但仍維持了較高水平。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——

2018年,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.1億件,同比增長26.6%,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.8%。

在此基礎上,順豐速運物流收入896.77億元,同比增長27.01%,高于快遞行業整體收入增長水平;直營體系服務帶來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價,2016~2018年的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2.15元、23.14元和23.18元,遠高于行業12~14元的平均水平。

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,傳統業務(時效和經濟板塊)依然是帶動營收的主力軍,2018實現營收737.54億元,同比增長19.92%,占總收入的81.10%,不過,較2017年的86.29%下滑5個百分點。

與此同時,以快運、冷鏈等為代表的新業務收入達171.89億元,較上年同比增長75.93%,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繼續由上年的13.71%上升至18.90%。

其中,快運、冷運及醫藥、同城業務(不含稅)、國際業務同比增幅分別達83.6%、84.8%、172.2%、28.6%。

南都記者將其與2016年、2017年財務數據相關指標對比注意到,近三年國際業務同比增幅呈現放緩趨勢,快運(重貨)業務增速不斷提高;而相對2017年,冷鏈、經濟業務營收增速不斷上升,同城、時效業務增速放緩。

圍繞上述新業務,2018年順豐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布局。

??2018年3月,順豐收購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業務,建立“順心捷達”快運業務獨立品牌(加盟制),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,與順豐快運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形成互補;

??2018年8月,順豐與全球冷鏈供應鏈巨頭美國夏暉集團成立新夏暉,截至報告期末物流網絡覆蓋中國大陸及港澳28個省市自治區;立足中高端市場的同城業務已覆蓋全國275城。

據年報披露,2019年順豐同城將依托順豐生態系統,成立同城公司獨立化運作,逐步引入戰略合作和投資方,打造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臺,對客戶進行新零售賦能。

國際業務方面——

順豐2018年宣布整合國際物流三巨頭之一DHL在中國大陸、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,而與UPS合作開發的產品上線以來,收入增長超過56%。

據透露,未來除了國際業務合作,順豐還可借鑒利用UPS在航空樞紐方面的運營經驗,提升鄂州超級樞紐建成投產后的運營水平。目前順豐鄂州機場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、民航局等相關部門批復。

科技投入27.23億元,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步伐加快

順豐2018年報研發投入情況

除了新業務,定位于科技物流平臺的順豐在2018年繼續于科技研發方面加大投入。財報顯示——

2018年,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高達27.23億元,同比增加69.82%,研發投入資本化的金額同比增長128.64%,研發人員為5139人(含外包),同比增幅83.54%,分別相當于2016年、2017年的2.5倍、1.8倍。

順豐官方介紹稱——

“2018年,順豐控股繼續加大了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精準地圖服務平臺、無人化及自動化操作等方面的研發投入資源,并逐步落地,為日常運營的降本增效提供助力?!?/p>

據透露,順豐正在打造國內首個智慧包裝平臺,有利于加速快遞物流行業包裝類別的統一和標準化進程,提升行業包材生產加工效率,減少過度包裝產生的資源浪費。

國金證券研報指出,從快遞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的過程中,2018年下半年以來,順豐加速運力資源擴張以及供應鏈優勢資產收購動作、降低學習成本。

“當前所處階段可類比為 FedEx(美國聯邦快遞)的第三次騰飛階段(以收購方式布局貨代、零擔等行業),而由于中美快遞行業競爭格局的差異,順豐并購的步伐明顯快于FedEx,相應地,這也對公司管理與運營水平提出更高要求,整合效果仍需觀察”。

“長期而言,鄂州機場 2021年投入運營將成為公司降本提效的關鍵節點?!?/p>

順豐方面在財報中提到,為有效支撐各項戰略性投資、新業務投入需要,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,由2017年底的46.23%上升至2018年底的48.45%,但仍保持較低負債水平,財務狀況穩健。

而全球著名的直營快遞企業如德國郵政DHL、FedEx、UPS等資產負債率均在70%左右。